2025/10/13 綠電轉供(二)彈性分配
感謝訂閱 POXA Info 每週動態!綠電市場彈性分配試行計劃是什麼?與原本的匹配機制有何不同?雖然多了自由分配的權利,但沒了餘電二次再媒合,更多了對接測試、資料提供費及檢核費,成本大增,誰適合參加呢?詳細內容都在本週主題分析!
5 分鐘內了解電力交易市場現況
每週免費定期提供您台電電力交易市場的最新動態
本週摘要
- 10/13 為進行系統軟硬體維護工作,將自10/16 11:00至16:00及10/20 11:00至16:00 執行備援機房系統切換作業。
- 調頻備轉本週價格連續634天維持0元,參與容量不變,平均投標率從90.03%小幅上升至90.53%,整體維持穩定; E-dReg本週平均結清價格為12元/MWh(週三短暫回升至84元/MWh),參與容量沒有再增加,但平均得標率下滑至98.39%; 即時與補充本週價格都是下滑的,即時備轉大幅下滑6.58%,中止連續4週上漲走勢;補充備轉持續下滑3.78%,連續3週下滑; 電網頻率回穩但偏低,sReg新制創紀錄,單日最多8次觸發,本週最長執行66分鐘,綠電轉供(二)彈性分配制度重點解析, 對接測試、資料提供費及檢核費是什麼?與一般轉供有何不同?有比較好嗎?誰適合參加呢?詳細內容都在本週主題分析。
- 「調頻備轉」平均結清價格維持在0元/MWh; 目前累計參與容量維持812.4MW,本週沒有新增參與容量;
- 「E-dReg」平均結清價格從0元/MWh上升到12元/MWh,主要是週三1天價格短暫回升到84元/MWh; 目前累計參與容量維持862.8MW,本週沒有新增參與容量;
- 「即時備轉」平均結清價從235.48元/MWh下滑到219.98元/MWh,大幅下滑6.58%,結束連續4週上漲走勢; 目前累計參與容量維持232.4MW,本週沒有新增參與容量;
- 「補充備轉」平均結清價從220.41元/MWh下滑到212.08元/MWh,下滑3.78%,連續3週下滑,趨勢轉變了嗎; 目前累計參與容量維持520.5MW,本週沒有新增參與容量。
- 整理最新的綠電憑證交易結果,目前已建置售電業及發電業的排行榜,其他還在施工中🚧,還請耐心等候。
- 本週再生能源平均佔比上升至11.7%,主要是風力開始小幅增加,但太陽光電不減,是要切換成秋月模式了嗎?最高滲透率則增加至29.96%,較上週增加,應是連假用電減少,且整體佔比增加所致。
- 本週是套用完整新制的一週,加上頻率分佈偏低,sReg觸發一日最多8次,本週最長執行時間66分鐘,雙雙破今年紀錄OMG, 但本週沒有出現基準頻率移動的情況,顯示電網開始回穩了嗎?POXA會持續觀察後續變化。
- 整理各種POXA定期追蹤的原始資料來源網站。
- 備用供電容量:能源署8月底舉辦「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 Q&A」說明會,進一步針對條文內容進行補充,說明哪些資源可納入備用容量,例如: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的資源, 也同時提供備用容量的量化計算,例如:等效淨尖峰能力的定義,重點就是讓你了解如何將需要的備用容量轉換成等價的輔助服務參與容量。
- 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裡面有評估 114至123年電力需求與電源規劃,哪些需求跟儲能有關?可能有哪些機會?
- 即時/補充市場供需價格解析:參與廠商雖少,但表後儲能潛力巨大,如何更精準的解析即時/補充市場的供需價格變化,讓你在市場中更具優勢。
- 表後收益分析:決定表後儲能收益IRR的是電價?還是輔助服務收益?還是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政策變化又會如何影響收益?
📢 台電最新公告
-
10/13 為進行系統軟硬體維護工作,將自10/16 11:00至16:00及10/20 11:00至16:00 執行備援機房系統切換作業。
- 電力交易單位預計10/16 11:00~16:00執行切換至備援機房運作,完成切換作業後,合格交易者將使用備援機房進行電力交易相關作業。
- 合格交易者於系統切換期間相關配合事項,電力交易單位將透過系統通知模組告知,務請配合辦理以避免影響交易權益。
完整公告資訊可以參考台電電力交易平台。
🎓 本週主題分析
大家好 !最近雖然一直在放假,但卻有種沒放鬆的感覺😅?
就是種休假的罪惡感,理智告訴自己好好休息,但心裡掛念著工作,無法好好休息,也不想休假時工作,真是矛盾啊!唉~老編道行還不夠啊,明明是做多目標最佳化的人😭!
本週市場倒是相對平穩,各項商品的參與容量都是不變的,市場摘要如下:
-
調頻備轉:本週價格連續634天維持0元,參與容量不變,平均投標率從90.03%小幅上升至90.53%,整體維持穩定;
-
E-dReg:本週平均結清價格為12元/MWh(週三1天短暫回升至84元/MWh),僅是短暫波動,好在參與容量沒有進一步增加, 投標率從94.39%下滑至93.75%,得標率從99.14%下滑至98.39%,本週波動較大,應是短期波動;
-
即時與補充備轉:即時備轉價格大幅下滑6.58%,中止連續4週上漲走勢; 補充備轉持續下滑3.78%,連續3週下滑,本週國營供給都是大增的,應該是下滑的原因之一。
本週沒有像前幾週一樣基準頻率瘋狂移動,表示電網有回穩的跡象,即時備轉不再天天上了。 但由於頻率分佈偏低,加上新制sReg施行,本週sReg觸發次數與執行時間雙雙創新高,分別是一日最多8次,本週最長執行時間66分鐘,都打破今年紀錄了! 老編為參與sReg的那19.5MW的朋友們捏把冷汗😅,這跟過去真得天差地遠,以前sReg一天頂多觸發1~2次,執行時間多數也才10幾分鐘而已, 不過近期應該是特例,因為從各項指標來標來看,電網頻率還是沒有回到過去的穩定狀態,POXA會持續觀察後續變化。
最後,我們就把遲交的功課交一交,同樣是10/1日開始的綠電市場彈性分配試行計劃,有哪些重點需要注意的?適合哪些用戶呢?會不會影響到未來的綠電交易市場呢?
🌱 綠電轉供(二)彈性分配
一般轉供是啥?可以複習綠電轉供(一)一般轉供規則, 彈性分配又是啥?可以複習綠電轉供(補)一對多規則, 詳細規範可以參考綠電市場彈性分配試行計畫作業辦法, 其實有讀過這兩篇週報,應該就知道為什麼會有沙盒跟彈性分配了。 相較於一般轉供,沙盒計畫及彈性分配試行計劃給予用戶在多用電端時自由分配的權利,讓法人可以自行決定要分配多少綠電給哪個用電端, 讓高RE需求的大型企業可以更有效率地取得綠電。
既然已有沙盒計劃,為何最近又要推出彈性分配的升級版呢?相較於前一代,主要有兩個差別:
-
開放售電業分配:沙盒計劃只能讓單一法人自由分配,例如:P公司只能分配旗下的用電端,而同一家公司的用電端其負載類型通常都是類似的, 如果可以跨法人分配,更有機會聚合不同類型負載的用電端,更能有效率地降低餘電,所以這次彈性分配,除了單一法人外,也開放售電業分配,讓售電業可以跨法人分配綠電;
-
取消二次媒合:原本沙盒計劃跟一般轉供一樣,是有餘電的二次再媒合(時間電價同時段餘電再媒合)的,但是基於反應電能時間價值,並由發電業、售電業與台電共同承擔電網平衡責任, 所以這次彈性分配,取消了二次媒合的機制,的確,發電跟用電盡量在同一時段完成,感覺的確比較好, 雖然心裡知道,但對於高RE需求的企業來說,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以後要達到RE100的目標,難度就更高了!
另外,有提到取消二次媒合也是為了接軌未來的綠電交易市場,所以意味著未來的綠電交易市場,可能是15分鐘媒合的?且不同時段可能有不同價格? 不知道會是日前市場或當日即時市場?但這也同時表示著,雖不知未來一般轉供會不會跟進取消二次媒合,但可以肯定的是——應該會有更多的15分鐘媒合的綠電交易商品出現。
所以,彈性分配透過跨法人分配,來降低餘電,但同時也取消了二次媒合,增加了餘電,一減一增下,是正是負?會不會還是選一般轉供還比較好呢?大家覺得呢? 雖然終究會走上15分鐘媒合的路,但過渡期我們還是有選擇的機會!
在比較彈性分配與一般轉供的效益差異前,我們先繼續看看彈性分配的制度重點,詳細規範可以參考綠電市場彈性分配試行計畫作業辦法, 內容摘要如下:
項目 | 說明 |
---|---|
📌 適用對象 |
|
🗓️ 實施期間 |
|
🔀 分配模式 |
|
⏱️ 資料精度 |
|
💰 收費項目 |
|
📜 加入限制 |
|
🚀 轉供起始日 |
|
📆 每月作業時程 |
|
🔁 修約規範 |
|
至於申請流程及檢附文件,除參考規範外,可以參考說明會簡報, 更好閱讀點,這次老編就不再規範解析了,因為也不會比這簡報講得清楚,台電跟能源署的簡報都做得很好,老夫甘拜下風👍,有要評估參加的可以先參考看看。
除了之前提到的重點,像是沒有二次媒合、可以跨法人分配外、用電端只能一般轉供或彈性分配擇一參加外,老編覺得最特別的是——有個對接測試,什麼? 參加彈性分配也要有類似參與輔助服務的通訊測試嗎? 另外,就是兩種費用:資料提供費及檢核費,這些也是原本一般轉供沒有的。 為啥需要這些測試跟費用呢? 那我們先借用說明會的一個 2X2 的例子來說明,大家就會明白了。 (但直接截簡報的圖,老編總是有點背德感,好在現在有chatgpt可以幫忙重畫)。
範例:有兩個發電端 A、B,及兩個用電端 C、D 參與彈性分配計劃,其15分鐘發、用電量如下:
時間段 | A (kWh) | B (kWh) |
---|---|---|
00:15 | 10 | 7 |
00:30 | 15 | 20 |
00:45 | 8 | 20 |
01:00 | 13 | 14 |
… | ||
23:15 | 20 | 19 |
23:30 | 21 | 13 |
23:45 | 12 | 28 |
24:00 | 6 | 27 |
時間段 | C (kWh) | D (kWh) |
---|---|---|
00:15 | 30 | 25 |
00:30 | 34 | 30 |
00:45 | 50 | 28 |
01:00 | 41 | 32 |
… | ||
23:15 | 56 | 29 |
23:30 | 60 | 33 |
23:45 | 48 | 45 |
24:00 | 42 | 40 |
而法人或售電業自由分配的結果如下,分配結果會有四種組合:A-C、B-C、A-D、B-D,如下,大家也可以看看分配的結果,是可以自由分配:
時間段 | A-C (kWh) | B-C (kWh) | A-D (kWh) | B-D (kWh) |
---|---|---|---|---|
00:15 | 5 | 4 | 5 | 3 |
00:30 | 8 | 6 | 7 | 5 |
00:45 | 4 | 11 | 4 | 9 |
01:00 | 7 | 8 | 4 | 6 |
… | ||||
23:15 | 11 | 5 | 9 | 6 |
23:30 | 7 | 7 | 2 | 7 |
23:45 | 6 | 10 | 6 | 8 |
24:00 | 4 | 15 | 2 | 12 |
完整流程是這樣的:
- 台電每月1日會提供「發、用電端每15分鐘電量資料原始檔」(前兩張表)給申請者;
- 申請者再根據自己的分配規則,回傳「轉供量分配檔」(第三張表)給台電;
- 台電再根據申請者回傳的結果,檢核是否符合規定;
- 最後再開立帳單給申請者。
而費用發生就是在這個流程中,取得「發、用電端每15分鐘電量資料原始檔」需要付出資料提供費,而台電幫忙檢核申請者回傳的「轉供量分配檔」需要付出檢核費,這樣就清楚了吧! 為了加速檢核的效率,申請者還需要先完成對接測試,確保「轉供量分配檔」規格、電量分配邏輯及資料提供時效正確,這樣台電才能快速自動化檢核,減少人工作業的時間。
詳細資料提供費用如下:
項目 | 規則 | 金額 / 級距 | 備註 |
---|---|---|---|
程式設計費 | 首次申請時收取一次 | 6,000 元 | 一次性 |
電量資料處理費 | 依資料筆數計費,按月計收 | 每筆 0.2 元 | — |
計費上下限 | 未滿 1 萬筆以 1 萬筆計;超過 50 萬筆以 50 萬筆計 | 最低 2,000 元 / 月;最高 100,000 元 / 月 | |
範例 | 1 電號 2,880 筆;2 發電端 × 2 用電端 (電號總數 2+2=4) → 費用:4 × 2,880 × 0.2 | 2,304 元 / 月 |
大家覺得貴嗎?如果配對的發、用電端總數多的話,例如發電是聚集了大批三型的小電廠,或是用電端是聚集了大批小型用戶的話,費用就會相當可觀! 加上這是每月要付的費用喔!所以一年下來,資料提供費的低消就是2.4萬元了!最高可達120萬元! 這低消已經很貴了嗎?還有更貴的低消喔!那就是檢核費了! 檢核費是依發用電端的電號數來分級收費的,電號數越多,費用越高,詳細規則如下:
級距 | 發用電端電號數 | 基本費(元) | 附加費(元/戶) | 說明 / 試算 |
---|---|---|---|---|
1 | 100 戶以下 | 100,000 | — | 僅收基本費 10 萬元 |
2 | 101~300 戶 | 100,000 | 600 | 例:150 戶 → 100,000 + 50 × 600 = 130,000 元 |
3 | 301~1,000 戶 | 220,000 | 400 | 例:800 戶 → 220,000 + 500 × 400 = 420,000 元 |
4 | 超過 1,000 戶 | 500,000 | — | 僅收基本費 50 萬元 |
檢核費低消就是10萬元,更重要的是,資料服務費跟檢核費都是每月要付的費用喔!所以一年加總的低消至少就122.4萬元了! 所以,彈性分配適合哪些用戶呢?必定是用電大大戶了,而且參與彈性分配的效益,也就是降餘電的效益,必須要大於這些額外的費用,才有足夠誘因。
台電收取這些費用的用意,照規範說法是為了合理反映本公司(台電)系統開發及相關作業處理成本。不過老編覺得這費用的確沒這麼平易近人, 希望未來試行久了之後,可以再便宜一點,畢竟這成本應該會越來越低才是,而且也才能鼓勵更多人參與,才能達到未來的綠電交易市場的目標。
假設以後一般轉供也取消二次媒合的話,不會也需要這些費用吧?那就太慘了!那成本就大增了!
說完費用,對接測試又是什麼呢?主要有三項如下表:
項次 | 測試項目 | 測試內容 | 通過條件 |
---|---|---|---|
1 | 介接檔案規格 | 計畫申請人每月完成轉供電量彈性分配後,需產製「轉供電量分配檔」, 並回傳予台電指定之 SFTP 網路位置。 該資料檔內容必須符合台電規範之資料格式(詳見頁說明)。 | 測試者提供「轉供電量分配檔」,所有資料格式及欄位屬性皆符合台電要求。 |
2 | 電量分配邏輯 | 計畫申請人須依據台電提供之「發、用電端每 15 分鐘電量資料原始檔」, 合理分配各別發、用電端組合之每 15 分鐘轉供電量。 | 測試者每 15 分鐘用電端之轉供電量分配結果,皆符合不超過可分配發電量之原則。 |
3 | 資料提供時效 | 計畫申請人須依照台電指定時程,準時回傳「轉供電量分配檔」至 SFTP 網路位置, 以免影響整體轉供電量結算作業時效。 | 測試者須於接收「發、用電端每 15 分鐘電量資料原始檔」次日起三日內, 回傳「轉供電量分配檔」。 |
主要是透過sFTP傳檔案,並驗證檔案的格式跟分配內容,也確保在收到用電量資料後,可以兩個工作日內回傳轉供分配的檔案。
不得不說輔助服務市場的電力交易平台還是比較方便啊!如果以後「發、用電端每15分鐘電量資料原始檔」及「轉供量分配檔」都可以透過類似IEC61850, 這類的通訊協定來傳遞的話,並整合檢核機制到系統中,全面自動化的話,那就更棒了!也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最後。就來回答一開始的問題,彈性分配跟一般轉供,哪個比較好呢❓ 先回顧下方太陽光電的3個24小時工廠的彈性分配案例圖:

ID 0 雖然可以透過優先權及疊加其他用電端負載的方式,來增加自身的RE佔比,同時也降低餘電,可以看到ID 0的綠電使用比其他用電端高, 但提高RE佔比的效果有限,畢竟晚上就是沒有太陽光電,疊再多的用電端也沒用, 所以能提高到RE50,可能就是太陽光對24小時工廠的極限了! 但一般轉供的話,因為是二次媒合,白天的半尖峰發電量,可以配到晚上的半尖峰用電量,自己一個用電端可能就可以超過RE50了。 所以至少這個案例來看,加上前述的那些額外費用,老編覺得一般轉供還是比彈性分配效益大的。
我們也可以知道,過去彈性分配前身的沙盒計畫,也就是有二次媒合的彈性分配,威力有多大了,絕對是比一般轉供好的,所以那時低消就相當合理, 但現在取消了二次媒合,可能就難說了。
那有風+光呢?搭配其他的用電類型呢?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有機會的話,老編會再跑些模擬跟大家分享。 有參與這次彈性分配的大戶朋友,也歡迎分享您的經驗給我們喔~ 不過,如果這是未來綠電交易市場的必經之路的話,大家還是及早分析評估未來沒有二次媒合的售電規劃吧。
下週,是放些綠電交易新圖呢?還是照表操課呢?備用供電容量?都幾?
日照不止,長風不息,我們下週見!
邀請大家訂閱POXA Info,訂閱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肯定! 除了可以收到第一手訊息外,還能優先取得線下活動訊息(如:表後儲能收益試算服務,技術分享讀書會),最後,我們會持續關注未來變化,歡迎各位先進專家學者長官分享您的看法, 每次您寶貴的意見,都能讓POXA離神隊友更近一步💪🏻,歡迎與我們聯絡。
📈 市場最新動態
POXA Energy整理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公開資料,追蹤每週市場變化的趨勢,完整資料可以參考台電電力交易平台。
E-dReg 結清價格
本週 E-dReg 平均結清價格從0元/MWh上升到12元/MWh,上升Infinity%,最高E-dReg 結清價格從上週的0元/MWh上升到84元/MWh,上升Infinity%,最低E-dReg 結清價格維持在上週的0元/MWh。
本週平均價格為12元/MWh,主要是週三1天價格短暫回升到84元/MWh,主要應是突發事件,導致投標量減少,並非市場供需改變; 所以價格預期還是會維持在0元/MWh,後續台電會推出什麼方案?合格交易者會採取何種策略?POXA會持續追蹤後續變化。
E-dReg 廠商參與、投標及得標容量
參與容量:本週參與容量862.8MW,本週沒有新增合格交易者。
投標容量:每週平均E-dReg投標容量, 從814.40MW下降到808.90MW,下降0.68%,最高E-dReg投標容量從825.30MW下降到824.80MW,下降0.06%,最低E-dReg投標容量從790.40MW下降到723.00MW,下降8.53%。投標率從94.39%下降到93.75%,下降0.68%。
得標容量:每週平均E-dReg得標容量, 從807.39MW下降到795.86MW,下降1.43%,最高E-dReg得標容量從820.00MW下降到808.50MW,下降1.40%,最低E-dReg得標容量從790.40MW下降到720.00MW,下降8.91%。得標率從99.14%下降到98.39%,下降0.76%。
本週參與容量沒有再進一步增加,而平均投標量小幅減少,所以平均投標量率僅從94.39%小幅下滑到93.75%,而平均得標率從99.14%小幅下滑到98.39%, 投標量減少,但得標率不增反降,主要應該是上週有得標820MW的特例,拉高了得標率, 而這週最高得標量就只有808.5MW,沒有再出現上週的820MW的奇怪現象了。
🏆 E-dReg 合格交易者前十名
目前E-dReg共有37家合格交易者,本週沒有新增合格交易者與參與容量。
排名前5家分別為能元超商、智璞儲能、台普威、星德、盛齊綠能,共計約529.2MW,佔全部容量61.34%,主要合格交易者未來可能對市場極具影響力。
🏆🏆 總和容量合格交易者前十名 🏆🏆
本週總和容量前十名排名沒有變化,點選看所有排名,也可參考下方的Treemap圖表。
📊 輔助服務參與者容量分布
🌱 綠電交易市場
POXA 替大家整理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的成交紀錄,包含直轉供跟自發自用的憑證交易紀錄, 並製作成排行榜,讓大家可以快速了解市場的現況。
因為每家售電業的公司logo不太好找,如果你有更好的logo圖片, 歡迎將資料寄到 yuanlin@itri.org.tw ,幫老編省點力,當然輔助服務的朋友想更新也行喔,謝謝!
💡聲明:再生能源憑證總量及排行是依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公開之再生能源憑證交易紀錄統計而成, 而售電牽涉各種商業行為模式及結算週期,所以統計結果可能與其他認定方法的結果有所不同,此結果,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這裡是售電業的綠電交易排行榜,主要是依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的直轉供成交紀錄而來, 目前包含2025年及歷史累計的排行。
截至2025/9/16止,目前共有112家售電業者參與綠電交易市場, 詳細清單可參考能源署再生能源售電業基本資料。
🏆 2025年售電業綠電交易排行榜
🏆 歷史售電業綠電交易排行榜
💡 台電電力供需資料
POXA想藉由監測再生能源的供給跟佔比情況,來了解其對輔助服務市場的影響,預期可以分析:
- E-dReg的需求量:E-dReg的需求跟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的佔比息息相關,了解太陽能發電的增長,有助於預測E-dReg的需求量。
- 即時跟補充的價格變化:因為國營電廠機組運轉以滿足負載需求為優先,有餘力才會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了解國營供給的情況,有助於預測價格走勢。
- 系統頻率的影響:通常再生能源佔比越高,在沒有足夠的儲能下,頻率通常會震盪越大,進而增加調頻服務的執行成本,了解再生能源的供給情況,有助於設計最佳的充放電排程。
台電機組發電資料
本週再生能源佔比平均約11.7%(風力、太陽能及水力,分別佔比為2.4%、7.6%及1.6%), 而上週再生能源佔比平均約10%(風力、太陽能及水力,分別佔比為0.1%、7.6%及2.3%), 佔比較上週明顯增加,主要是風力開始小幅增加,但太陽光不減,是要切換成秋月模式了嗎?
再生能源滲透率資料
平均再生能源滲透率從9.48%上升到11.1%,上升17.11%,最高再生能源滲透率從上週的26.78%上升到29.96%,上升11.89%,最低再生能源滲透率從上週的1.22%上升到1.37%,上升12.04%。最高滲透率上升至29.96%,較上週增加,應是連假用電減少,且整體佔比增加所致。
備轉容量率資料
這週平均備轉容量率有所減少,是這樣導致了頻率偏低嗎?但即時補充這週供給都是增加的,真是有趣的現象,POXA會持續觀察後續變化。
未來台電可能會有新的備轉容量適足能力的24小時資料更新,會顯示供電能力及系統負載,POXA會持續關注。
更多電力供給互動圖表
如:裝置容量統計等,還在建置中...
上述資料為參考用,詳細資訊可以參考台電電力供需資料,並以其資料為主。
專屬分析 🧐
POXA Energy 擁有自主研發的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簡稱EMS)與能源資產績效管理服務(Energy Ass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簡稱EAPM)。 透過展示對本週市場結清價格與頻率變化的分析與觀察,讓大家可以更了解這些變動對收入及操作策略的影響。
系統頻率分析
本週頻率分佈與上週接近,但中位數較上週下移,但上下界縮小,表示電網偏電少,震盪幅度較小,但震盪幅度仍比過去為多。 另外本週沒有出現基準頻率移動的情況,顯示電網狀況較為穩定,POXA會持續觀察後續變化。
dReg電量需求指標 🔋
電量需求指標代表當儲能最少充放電下的SOC停留位置,本週dReg電量需求指標大幅下滑至21%,創下近期新低,與電網頻率分布一致, 若SOC希望維持50%,EMS於不動帶時建議採取充電策略。
dReg放電循環次數
POXA Energy EMS本週預估每日平均放電循環小幅上升至0.51次,還是明顯高於過去趨勢,代表電網仍舊震盪,還沒回復到過去穩定的水準, POXA會持續觀察後續變化。
sReg觸發次數與平均執行時間
本週是完整新制的一週,加上頻率分佈偏低,可以預期會頻繁觸發, 這週一天最多觸發8次,最長觸發時間為66分鐘,應該也是印象中的歷史前幾名,代表電網震盪仍大,POXA會持續觀察後續變化。
📚 資訊來源網站
-
電力交易市場
- 輔助服務市場,https://etp.taipower.com.tw
- 輸配電等級儲能專區(可以看目前dReg跟E-dReg申請量),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6596
- 特定電力供應業申請書相關資料,https://www.moeaea.gov.tw/ECW/populace/content/Content.aspx?menu_id=26844
-
台電公開資料
- 機組發電資料、備轉容量、負載預測等資訊,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
-
電價資料
- 台電電價資訊,https://www.taipower.com.tw/2289/2558/49405/49408/nodeList
- 經濟部能源署電價及費率審議資料揭露中心,https://www3.moeaea.gov.tw/ele102/
-
用電大戶(再生能源義務)
- 再生能源義務(用電大戶)服務網,https://www.reo.org.tw
-
光儲合一
- 相關光儲規則、公告、得標廠商及得標量,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index.do
- 台電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結合儲能系統餘電合約,https://www.taipower.com.tw/2289/2484/51434/52366/normalPost
- 台電再生能源購電資料,可用來參考各縣市太陽光電容量因素,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7&cid=165&cchk=a83cd635-a792-4660-9f02-f71d5d925911
-
RE30電力商品
🚀 未來主題搶先看
- 備用供電容量:能源署8月底舉辦「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 Q&A」說明會,進一步針對條文內容進行補充,說明哪些資源可納入備用容量,例如: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的資源, 也同時提供備用容量的量化計算,例如:等效淨尖峰能力的定義,重點就是讓你了解如何將需要的備用容量轉換成等價的輔助服務參與容量。
- 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裡面有評估 114至123年電力需求與電源規劃,哪些需求跟儲能有關?可能有哪些機會?
- 即時/補充市場供需價格解析:參與廠商雖少,但表後儲能潛力巨大,如何更精準的解析即時/補充市場的供需價格變化,讓你在市場中更具優勢。
- 表後收益分析:決定表後儲能收益IRR的是電價?還是輔助服務收益?還是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政策變化又會如何影響收益?
⚠️ 免責聲明
本文提及之試算結果和分析不代表獲利績效,實際獲利受多種因素影響,僅供先進參考。
本文提供資料分析數據,皆基於公開資料,僅代表POXA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實際資料數據還是以各官方網站公告為主。
各位朋友在引用本週報各項內容時,請註明資料來源,若涉及出版、營利項目,有公開傳輸、 轉製或轉載等行為,請向POXA洽詢,謝謝大家。
感謝您的閱讀,也感謝那些留言或聯繫我們的朋友們,歡迎各位產業、學術和研究領域專家的建議和指導,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客戶需求! 在優化儲能營運績效的路上,POXA Energy與您同行! 💪🏻
+886-3-591-4467